照明手法与空间有关,与构造部有关,与出光效果有关,与灯具类型有关。虽然设计无定法,但常用的手法还是随处可见。观测这些部位的照明处理方法就像是下围棋学习定式,实战中会用到。设计师常说细部藏神,可见细部手法的重要性。比如说想让墙与顶的界限分离,表现墙面,就要做一个间接照明的灯槽。在一个通道上,地面的照明设计方式就有很多种:均匀的明亮,有节奏的照明,有序列的光斑,强化界面的手法等都可以使用。是无差别的照亮空间,还是区别对待界面,涉及设计手法与风格。室内常见的做法有:柱与顶的分离、墙与顶的分离、墙与地的分离的灯槽手法。采用投光的做法也很多:直投目标的、折射的、反射的。还有面的发光方式,即将光源藏入面内(顶、墙、地)产生面光的效果。当然现代建筑的界面有时不是很清楚,空间手法多变,需要灵活应对,灯具是否暴露与风格理念有关。重技派建筑大师们的作品中故意外露灯具的手法很多,有悬臂的、垂吊的、直接外露安装的,他们把灯具作为一种建筑元素。重装饰的设计者喜欢选择灯具作为表达风格的要素,如采用有造型的壁灯、吊灯等。像保罗•汉宁森的灯具设计表现的是光线的反复折射与灯具造型的关联,出光柔和、优美,在完美表达光的同时也展现了优雅的PH灯具造型。
仅一条通道或走廊的布灯,就能演绎出不同的灯光情景效果。如地面布灯、台阶嵌灯、脚灯、侧壁布灯、上照灯、下照灯、吊灯等。布灯位置、形式、出光方式、色温、色彩、光强、角度等相互组合可做出许多不同的照明效果。
室内空间复杂多样,灯光组合的方式更多,当然变化要建立在基本的手法之上。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室内照明建立在灯的概念上,有造型的灯具比较多。现在更流行空间表达的光,灯具会藏起来,或者多种手法相结合。当灯光设计变得太复杂时,设计者更倾向于回归简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