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布光的尺度范围可以大到一座城市,小到一片空间,用途最广。城市布光的划分依据路网框架以及水系等自然景观带相互分割而形成的脉络关系。城市中的建筑依据区域使用性质、体量和在街道及广场中的位置重要性决定其主次等级,总图布光的目的是在城市尺度上达到用光的总体平衡,并形成明确的主次亮度关系。
城市局部的景观广场平面布光,可以认为是小尺度的城市布光。由于有城市景观亮化设计的细节,布光的内容可进一步深化,但表达方法依旧以路径的功能光为主导,细化广场与节点。
一座建筑,实际上也是由多层平面层叠而成的。在总图上,建筑的平面布光对明确建筑与基地的关系有一目了然的效果。对首层平面而言,即室内空间的用光规划,手法依旧是对动线与室内功能区域用光的梳理。
室内的空间关系、家具布置、使用功能为布光提供了线索与依据,光的目标与目的性在大多数场合都是明确的。布光对室内空间具有整理和规划的作用。
照明规划:用光梳理表达城市中的景观脉络、亮度层次与节点,并以不同亮度反映其相互关系。在城市中,最连续的光是道路,一般穿城而过的河流两侧是景观重点,市中心为商业区是高亮度区域。
建筑景观:显示建筑的总平面与基地关系,把握整体布光平衡,配合景观设计梳理功能用光、景观表现用光,在画面上平衡整体布光的亮度关系。
室内布光:用布光示意体现设计意图,阐明室内平面关系与布光强弱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