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光与空间的关系是建筑师永恒的命题。光线进入建筑内部的方式不同,空间性格也不一样,如拉图雷特修道院室内引入阳光后似乎体会到勒•柯布西耶对色彩的用意。高迪米拉之家”的天井构建了居住者与苍穹的对话。光线经过格栅过滤进入时,柔软、平和,空间使用方便舒适。经过地面折射进入室内的光,表明空间的深度。体会阳光与空间的关系,建筑师便可获得灯光设计的启迪。
建筑与日光的对话在历史上造就了诸多著名的建筑,如罗马的万神庙、勒柯布西耶设计的朗香教堂、小沙里宁设计的麻省理工学院小教堂、路易斯•康设计的金贝尔美术馆、安藤忠雄设计的光之教堂,光赋予了建筑的生命。
不同方向的光在不同的尺度上朔造城市与建筑的形态。晨光时,建筑明暗相接;落日时,城市中尽显优美的天际线;太阳升起时,光线斜向照下,在建筑上落下阴影面,建筑的立体感由此而生。在建筑表面,细节越复杂,光与影的构成就越丰富,反之则光影简介且有力。通过建筑细部空隙,或通过光线折射,光影会形成图案,增加建筑的细节与魅力。
在光的照射下不同材质的表现不一样。可利用这个特性,通过对材料的选择和加工方式的不同,增强材料的质感表现力。比如,粗糙的砖与细磨的砖,素混泥土面与加入模板纹理的面;石材有水磨、亚光、剁斧、自然面等表明加工方式;玻璃可选择透明、彩釉、表面雾化磨砂等处理方式;金属材料更有多种加工可能性,可通过透光性改变材质的表征。